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美好乡村建设是推进我市科学发展、加快全面转型的重要工作。全市上下十分重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都成立了相关机构、出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各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和建设标准,为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打下了基础。但目前美好乡村建设处在起步阶段,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认真研究、系统谋划、精心实施,也有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一是怎样开发好古村古建筑,又不破坏其原貌;二是怎样深层次挖掘利用乡村特色;三是怎样解决村级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四是怎样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五是怎样真正发挥农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六是解决美好乡村建设中的资金困难问题;七是怎样提高村民文化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开展健康向上精神生活等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建议:
1、因地制宜开展规划设计。要把超前规划的理念融入美好乡村建设规划中,推动镇村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相互衔接。传统的村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孕育而生的,集山、水、田、宅为一体,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丽的田园风光。美好乡村的规划与设计,应该充分尊重现有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达到山村有山村的特色,水乡有水乡的风格,平原有平原的魅力,避免不合理规划、环境污染严重及不符合生态原则的规划,充分体现对环境的关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2、挖掘特色,注重山水文化同人文文化相融合。充分利用城乡融合、美好乡村建设等优势,注重适工则工、适农则农、适商则商、适游则游,挖掘、?;ず痛信└幕?,要善于挖掘整合当地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挖掘利用当地的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使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展现独特的魅力,既提升和展现乡村的文化品位,也让绵延的地方历史文脉得以有效传承。此外,一些地方还可从产业发展、景观改造等方面入手,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显乡村的特色和韵味。
3、因势利导,推动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建设美好乡村是长期的任务、艰巨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必须遵循规律,把握方向,明确任务,分期实施。目前,乡村中的供水、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完善、不配套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部分村庄的垃圾和污水处理都未到位,这些都对美好乡村建设提出了挑战。探索以农村社区化为导向,通过农村宅基地置换和农民住房改建,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镇集聚,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⒄?,从而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覆盖,使乡土文明融入现代文明,更好地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4、加大投入,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与维护,要转变原先村庄单点式整治方法,从整体上推进村庄内部整治,做好污水处理、畜禽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配好配足相关公共设施,如垃圾桶、垃圾运输车、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推广农村社区物业管理,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村 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避免抓一阵好一阵,彻底解决农 村的脏、乱、差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
5、大力宣传,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美好乡村建设,广大农民是受益者,也是推进主体,因此,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要充分借助农村书屋、法律农业知识讲座、送戏送科技下乡、新闻媒体等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村民能了解和理解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积极引导广大村民自觉行动、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培养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发挥他们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聪明才智和主体地位。
6、整合资源,拓宽资金渠道。整合各种资源对解决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美好乡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省市县拨款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拓宽资金渠道。把农房改造、村庄整治、饮水工程、社会各类资金及村级筹措资金等各个不同渠道资金予以打包,统筹考虑,使资金使用既符合其它项目使用规定,又与美好乡村建设目标一致,充分发挥资金的一资多用功能。此外,要大力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富裕了会使美好乡村建设变“输血”为“造血”,能长久发挥美好乡村的建设效益,还能促进农民自觉的推动美好乡村建设。
7、多种形式,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内容。相比城市而言,乡村文化生活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人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电视、赌博、宗教迷信等一些活动上。提高品质,着力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长期任务。要着眼于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按照有场地、有队伍、有活动、有经费的要求,加强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育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继续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文化设备配置水平,充分发挥村级文化俱乐部作用;继续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把生态文明作为送文化和种文化的重要内容,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书下乡,把秧歌、排舞等群众热衷参与的文体活动深入推进;继续加强基层文化、体育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农村文化带头人,创作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内生活力。
美好乡村建设是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乡村的美既要体现自然之美,也要体现现代之美,使乡土文明融入现代文明,更好地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