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明被作为全国规定的年假时,当孔子的塑像挺立在天安门广场时,我们越来越多的感受到复古之风的兴起;在经济越发达,道德越堕落的今天,更多的人追忆开始从前,重新怀念起中国传统文化。
不久前,我看到一片韩国留学生写的文章。他说韩国人很尊师重教,崇尚孔子,可是到了中国才发现中国人自己却不重视。大学里,学生上课逃课,聊天实属正常,上课睡觉的也不在少数,看到老师也不会鞠躬问好;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让座,孔孟之道在生活中的表现更是少之甚少;让他感叹中国这个传统大国如今是怎么了?
为了让活着的人追忆先人,清明节被作为全国规定的年假,这样大家也重视祭祖了。在祭祖的时候难免会怀念,也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作为六安人,皋陶是我们的祖先,皋陶文化更是我们应该崇尚的传统文化!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礼”。五礼即“吉、凶、宾、军、嘉”。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乃丧礼,宾礼系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军礼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成军之礼,嘉礼为“饮食、男女”之礼。创“五刑”。五刑即“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是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薄刑。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为“五刑”,无疑是一大进步,创我国刑法之始。立“九德”。九德即宽而栗(秉性宽弘而有原则)、柔而立(性情温良而能立事)、愿而恭(质朴而能尊贤)、乱而敬(有才而能敬事)、扰而毅(谦和而有主见)、直而温(正直而不傲慢)、简而廉(具大略而能务实)、刚而塞(果敢而不鲁莽)、强而义(刚强而不任性违理)。皋陶制订的“九德”,内涵包括人的秉赋、气质、品德、才干等许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考察、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亲“九族”。九族即部落联盟核心的亲属部落。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力量作后盾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亲“九族”亦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的政治策略。皋陶,是华夏文明的奠基人。使中华礼仪之邦成为最早讲法治、讲人权的国家,使上古社会从愚昧混沌状态走向文明,皋陶成为古今史学家公认的中国刑法、司法的始祖。皋陶借助办案判断曲直的独角兽也成为中国“司法”的象征。
皋陶文化的精髓,“替天行道,惠民为本”、“天人合一,天由人意”、“勤政廉政,任人唯贤”、“以德治国,五刑五用”等思想观念,铸造了华夏民族之魂。他执法严谨,对过失犯罪者尽量宽恕,对故意犯罪或累犯不改者从严惩处,对罪疑者从轻处罚,在杀人的问题上更加谨慎,不伤无辜。他执法公正,注重教化,主张以“法治”辅助“德治”,希望最终实现社会上没有犯罪行为的大治局面。 皋陶的首要政治主张是实行德政。皋陶认为实行德政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滔滔江河,皆有源头,儒学理论的许多重要观点都与皋陶的思想观念一脉相承,儒学的主流源头当是皋陶文化。中国的现代文化也是基于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发展不断变革而来的,但是华夏民族之魂不会变。
为了纪念皋陶,后人修建了皋陶墓和皋陶祠。皋陶墓为省级重点文物?;さノ唬挥诎不樟渤嵌?,碑上有清安徽布政使吴坤修书"古皋陶墓"。准备修建的还有皋陶陵以及皋陶的雕塑。皋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和无价的财富。在当今我们寻找文明根脉,建设文化强省、强市的进程中,研究开发皋陶文化,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三晋中华根祖文化,推进依法治国、依德治国的进程,再创华夏文明的新辉煌。我们研究皋陶文化就是为了更好地为现代化服务,为构筑现代和楷社会服务。
今天当越来越多的人追随经济浪潮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更加重视传统文化。面对社会上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源头做起,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问,否则学问再多也是残害社会!作为皋陶英灵归宿之地的皋城子孙,应该宣扬皋陶文化,让更多的人学习,了解;让皋陶文化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要散播到中国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