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朱老师你好,首先恭喜你摘取“献策”一等大奖,应该摆酒筵请(玩笑)。
朱明宝:正喝着呀?其实,奖不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在思考,而且政府也在关注和倾听我们的声音。
记者:是的?!傲交帷逼诩洌宜嬲笔硬?,所见所闻,感触良深。那么,你作为本土文化人和艺术家,请结合你对六安城市文化的理解,谈谈以文化研究的高度构建六安文化的见解?
朱明宝:六安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多元混杂的文化符号和日益边缘化的文化处境构成了当前六安城市文化的基本状态。所以说,随着推动中心城市新一轮大发展的热潮,建立标识文化,培育城市文化主题,让六安文化逐步走出失语状态正当时!
记者:那么,怎样提炼和充分利用这些多元混杂的文化资源和符号?
朱明宝:这里涉及到一个确定城市文化形态的问题。首先要对这些资源进行一次梳理和分析,六安文化资源可大做文章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别山民歌文化,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歌到处传唱,记得你在《大别山歌会与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中也提到六安应该是大别山民歌的圣城。
记者:谢谢,你记性真好。
朱明宝:还有神话和诗歌文化,“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史学家姚治中教授经多年考证和研究,认为寿县安丰塘是嫦娥奔月之地,也是嫦娥的故乡。嫦娥文化的探索和研究为六安文化的创建提供了崭新的具有本土身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支持。恰当利用,将会使月亮岛的规划建设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内涵和联想。
记者:第一次听说,但确实令人浮想联翩,尤其是与月亮岛建设相结合,更显价值。不过,上古文化、汉文化、楚文化、唐宋文化;皋陶鼻祖、千年治水……以及倍受推崇的红色文化也是不可忽略的。
朱明宝:当然,六安是大别山红色区域的中心城市,有着众多的红色文化景点和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给城市文化的创建提供了立体的可参与性的文化空间,并且可以无限延展。源流文化是六安的财富,当然包括其中。
记者:那么,你觉得如何才能标识性地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融汇到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呢?
朱明宝:城市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独特的空间。十里长廊的构建,为建立标识文化、培育城市文化主题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我认为以“华夏文明的交响”为主题,可以全方位整合六安文化,并以学术研究为特征的文化介入方式,实现淠河多层次文化景观的呈现,全面提升六安整体城市品味和对外形象。
记者:你在城市环境和公共艺术上一直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能具体谈谈文化创意策略吗?哪怕是方向性的建议。
朱明宝:文化长廊的构建必需表明一种学术判断,长期以来,对中国当代艺术公共性的漠视,导致雕塑、景观设计一直处于文化和自然、艺术家和公众的对峙状态中。作为公共艺术的课题研究有责任通过淠河西岸文化长廊改变这种现状,使艺术真正地回归大众,成为公众与文化自由交流,成为文化和自然和谐交融的媒介和桥梁。围绕这一思想,创新与创作将在艺术与公众、艺术与环境之间营造一种浪漫、亲切和富有诗意的氛围,使艺术通过文化主题以平等、亲和的方式走进公众的生活。但是,文化长廊的雕塑和文化景观的创意、设计要研究其尺度和体量的合适性,在空间占据和长线延伸上把握其节点和节奏,通过不同的场景——包括水景、河岸、园林、景观、意象、意境的整合,达成公众的文化心理需求,使其成为公众诗意生活的体验六安文化的开放性空间。
记者:你觉得在十里文化长廊中应该表现的是哪些文化主题?这些主题是否独特,有别于其它城市的区域文化?所表现的精神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朱明宝:六安文化具有源头性:皋陶文化是华夏最古老的文化和思想体系,是孔子思想的源头,也有司法鼻祖之说。华夏最早的治水在这里——六安数千年治水从未间断过,从天下第一塘安丰塘到新中国的五大水库和人间天河淠史杭,创造了中国辉煌的水文明。六安的淠河虽名不经传,但从文化承载上看,淠河不失为一条文化大河!另外,文翁开创了中国公学的先河,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创始人帝师孙家鼐是六安人。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最早的列宁小学在六安?!痘茨献印酚Φ笔侵泄钤绲娜宋暮妥匀坏陌倏迫椤!对嗔坡砑肥侵泄钤绲氖抟阶ㄖ?/span>
从文化性格上看,六安人崇尚大义、敢于担当、爱憎分明,充满理想,既有英雄主义又有浪漫情怀。从皋陶立法、叔敖建塘、黄歇劝和、周瑜用兵、时苗留犊、焦焕还金到未名四杰和百将赴国无不贯穿着敢于担当的英雄主义的文化性格。这种性格源于从未间断的悠久文明和历史,源于上古文明和华夏先声,源于对自然灾害的不断抗争和对平安幸福的孜孜追求,这种性格造就了几千年波澜壮阔的治水工程,谱写了治水兴邦、福泽华夏的水利文明的壮美乐章。而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六安人民献出了30万儿女的鲜血和头颅,更是对英雄主义文化性格的最好注释。和英雄主义相匹配的当然就是浪漫,六安人无论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都保持着对幸福、平安生活的向往,都能展现其独有的浪漫性格。从“关关睢鸠”、嫦娥奔月、孔雀东南飞、到《过山青》、《八月桂花遍地开》,无不体现着带有悲剧色彩的浪漫情怀。
记者:对文化特征和文化性格的思考是建构城市文化的前提,可如果没有文化主题的统领,这样的线条零乱而无序,如果表现不好,会给人的精神认知带来混沌和模糊,如何有主题、有条理地达成与公众的互动、交流,使雕塑、景观成为公众体验和情感表达的载体呢?
朱明宝:以“华夏文明的交响”为文化主题方向,统领和整合不同的艺术场景和多层次文化主题章节,在十里河岸形成以水文化为主线、以华夏文化源流为主要背景的六安文化全景式呈现,使古今文化交融、中外文化兼收并蓄,形成气势磅礴的具有浪漫气质的文化交响。这个主题看起来有点大,担是,只要对六安文化做过深入思考的人一定会认为这样的主题还是恰如其分的。这个话题我和文化专家史红雨做过多次交流,他对主题的看法和我不谋而合,他对淠河西岸独到的见解,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记者:你所谈到的多层次文化主题章节现在有思路吗?或者称为“构想”。
朱明宝:西岸5公里长廊的承载量是不小的,要完整地呈现“华夏文明地交响”这个宏大主题,当然要在不同的节点上通过不同的章节来建构。其一“华夏曙光”。主要是皋陶文化这一块,这一章节要配合大空间或广场来展开,通过助禹治水、以惠安民、以德治国等不同场景来表现皋陶文化的内涵。其二“治水兴邦”。孙叔敖开建天下第一塘,皋陶助禹治水在华夏,春申君治水兴利江东,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之后,举世瞩目的中国最大的水库集群和淠史杭工程的建设,拉开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序幕,这一章节通过主题雕塑、多层次的复合型的景观和场景呈现这一波澜的主题。其三“公学之光”。这一主题从有着更为美好审意的角度,从文翁、孙家鼐到大眼睛姑娘,通过过去、现在、未来的大空间的跨越呈现出具有梦幻色彩的景观和场景。其四“文韵悠长”。兽医学鼻祖元亨兄弟,宋画第一的画家李公麟,无产阶级文学创始人蒋光慈和未名四杰……这些人物可以通过不同场景或单体雕塑的形式,结合于多种文化意象和景观加以呈现。其五“丹桂飘香”。红色文化要研究和发掘其本土性精神元素,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要通过《八月桂花遍地开》这个独享性的资源为红色文化注入浪漫而温馨的文化内涵。其六“六地畅想”。这一主题围绕着“六地平安”具有标识性的景观,通过先民渔猎、酿酒、豆腐坊等生产生活场景加以呈现,并通过当代六安人采茶、品茗、牧鹅、运动健身、放风筝等场景表现六安人今天的美好生活和对未来的梦想、憧憬。标识性景观要在高度上寻找淠河甚至整个城市的空间需要,真正成为未来城市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图腾。
记者:你这们合理归纳就有了清晰的文史脉络,其精神性和文化性的特质也彰显出来,公众艺术是否就是推广标识性文化?这些标识性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否就是建立市民的理想信念,逐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的水准和城市整体形象?
朱明宝:这是自然的,它能实现新都市从巨型基础设施的尺度规划转换为系统个性的城市文化品牌和公共文化空间的拓展。其中包含着公众审美价值取向的引导,令受众在潜移默化中领略城市文化内涵、自觉融入城市文化品格、沉迷和热爱城市文化意境……
记者:谢谢,酒可喝好了?
朱明宝:还好,没醉。
记者:我却醉了,醉在十里长廊和你的文化构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