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色”文化熔铸六安城市记忆
――献策淠河治理
孙静(民进六安支部会员)
现代城市不仅要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文化是城市的“根”和灵魂,为城市发展提供永久的生命活力。
敦厚、勤劳、明达、坚韧的六安人在长达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令世人惊羡的“古色”、“绿色”、“红色”和“金色”文化。六安文化似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历史的星河中,令人扼腕的是至今没有机会串珠成链。今天,六安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决策,吹响综合治理淠河的号角,淠河――六安母亲河的综合治理,将是六安市城市文化的有一次发育、积淀和发散,将为六安城市记忆的熔铸提供广阔的平台,是六安市无可替代的重要财富,是六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资本和动力,是六安的全息名片。
一
穿过时空的淠河哺育了六安、造就月亮岛。淠河和月亮岛用清丽的笔触书写着自己的历史,更为六安人寄托了深深的情意。月亮岛上,灿若红霞的桃花以“桃坞晴霞”为名,荣耀为六安古八景之一,皖西学院1958年建校,自从皖西地区最高学府落驻月亮岛后,月亮岛便魁星高照、人才辈出,彰显出皖西地区特有的人文和自然魅力,碧水岸、浓荫下,一栋栋现代建筑把月亮岛打扮得珠光宝气、楚楚动人。
像玉带缠绕月亮岛的淠河更是了得,她提供着巨量的建设用沙,曾几何时,捕鱼船徜徉其中,鱼跃人欢的景象随处可见,由于上游水质优良且流量不大,淠河更显得雍容华贵,仪态万千。围着月亮岛,只要稍加打造,淠河便能成为一钩新月和一轮圆月,大自然的造化远远超过人类的想象。现代人更不能辜负大自然殷殷期许。
二
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千城一面已是痼疾,在景观规划中抄袭成风,鲜有创新。其实,在城市建设理念不断更新,造园、布景手段层出不穷,尊重依从本土文化、弘扬、打造本土文化是治疗城市建设痼疾的一剂良方。
在淠河综合治理和岛湖景观,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建设基本规范的前提下,以“很六安”为建设理念,打造出“天然与人文技法有机结合、历史与当代无缝焊接、六安与世界激情碰撞”的能真正成为六安城市记忆、六安全息名片的景观。
在六安,拥有一大批对六安“四色”文化熟烂于心、对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对现代造园、景观设计技能充分掌握,对六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精到把握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家乡建设钟情钟意,执甲披铠、枕戈待旦,时刻听从市委、市政府召唤,六安人赤忠于爱家乡,六安人全力建设家乡也是六安人禀赋的自然体现。
三
皖西学院副教授姚治中经过多年研究、考证,认为嫦娥及其丈夫――部落首领神射手后羿长期生活在皖西地区,嫦娥在吞食了灵丹妙药之后,就是从皖西地区(具体地点是瓦埠湖附近)奔月的。
有鉴于此,淠河综合治理及岛湖景观建设在以“很六安”为建设理念,在坚持“天然与人文技法有机结合、历史与当代无缝焊接、六安与世界激情碰撞”的能真正成为六安城市记忆、六安全息名片的原则下,做好、做活嫦娥与月亮岛这篇大文章。为此,建议如下:
1、淠河蓄水后的人工湖命名为月亮湖,两块湖区分别命名为新月湖和圆月湖;
2、在湖中建设具有相当规模和大体量的亭子两座,分别以嫦娥和叔敖命名,在亭中,用多种媒体介质传播嫦娥文化和水利文化(包括淠史杭水利枢纽过程);
3、命名防洪堤为月光堤;
4、命名环岛景观大道为近月大道。
在景观大道,用时尚宜人,精妙的造园手段,用皖西地区固有的花鸟虫鱼、竹木茶桑乃至果蔬时鲜低成本、高规格地营造众多主题园,再用艺术和建筑相结合的诸如雕刻等多种手段,大手笔、高品位地打造六安五千年历史画卷。用六安固有的厚积的凝重的古色文化、绿色文化、红色文化和金色文化熔铸六安如嫩笋般鲜活的城市记忆。
(注:文字输入:万青。如有错误请联系)